商洛海蓝科技有限公司
由于全球新冠感染人数持续上升,市场陷入对世界燃料需求可能下降的恐慌,以致近期的石油价格大跌不止。尽管国际油价持续低迷,低于40美元/桶就跌破了我国石油开采的成本。但随着我国环保要求的提高,钻井废弃物不落地处理等新环保技术在油田逐步推广应用,西南油气田一井场附近道路并无泥泞,道路两侧砌筑着整齐的路沿石,路面上铺设着灰黑色的基土,在雨中显得平整而又干净,一幅日新月异的景象。
据相关人士称,这条道路用的基土、路沿石均是由该井场钻井产生的岩屑和废弃泥浆,经再生循环利用、无害化处理而来。这些资源化产品达到了相应环保技术、建材强度等技术指标要求,不仅可用于筑路,还可用于井场建设,目前这些“变废为宝”的产品已在很多井场普及,其中海蓝科技的泥浆处理设备早已投放市场,多年来运行状况良好,成功处理了多个井场的废弃泥浆,有效的解决了开采与环保的矛盾。
传统钻井排废物:
打一口井、挖一个坑、埋一个隐患
据了解,传统石油钻井施工是每钻一口井,通常在井场开挖一个泥浆池,用于存放钻井过程中除泥器、除砂器和离心机等固控系统排放的岩屑、废弃泥浆和其它井场废水。经沉淀后,泥浆池中的上层液状物,拉运至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剩余的岩屑、固体废弃物和少量废水在加入石灰、水泥等材料就地固化后覆土掩埋。
我国油气田每年有几万口井,每口井大约产生1000方的废弃泥浆,如果不科学无害、有效地处理,必将给当地环境带来风险。 特别是钻井泥浆,即钻井液,在钻井作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被认为是石油钻井中的“血液”,但其化学成分复杂。钻井废弃泥浆是石油天然气工业的主要污染源之一,钻井废弃泥浆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成为石油天然气开采过程中重要的技术难题,也是实现石油天然气开采实现清洁生产、实现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
据测算和统计,一般打2500—4000米深的井,每个井场产生废弃泥浆和岩屑1000—1500方,开挖泥浆坑1000—2000立方米;打5000—6000米的井,开挖泥浆坑1500—3000立方米。这样,每打一口井就要开挖一个泥浆坑,如固化处理不达标,就算就地掩埋,也将留下污染隐患。
从《环保法》来讲,企业生产必须实现无害化,这是硬指标;从经济角度讲,废弃物资源化本身能生产副产品,本身具有经济价值。这对于技术来讲是一种挑战,但从企业社会责任来说,是必然选择。
环保钻井治污染:
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那么,该如何处理这些泥浆呢?
商洛市海蓝科技有限公司采用自主研发的泥浆处理设备即可做到泥浆即排即处理。处理后的泥浆经输送系统再加处理剂制成为基土,再利用制砖机生产出免烧砖。
海蓝科技泥浆处理设备与循环利用技术主要特点是:依托钻机的多级固控系统,现场随钻收集钻井废弃泥浆和岩屑,取代了传统开挖泥浆坑的废弃物收集方式;经固液分离后的废弃泥浆(液相),采取低温蒸发的主体工艺,实现蒸馏水再生处理,并就地回用于钻井;把分离出来的岩屑(固相)等废弃物,利用海蓝科技高温氧化设备——泥浆焚烧炉进行高温焚烧处理,废弃泥浆经焚烧处理后剩余无污染的固体残渣——陶土颗粒,就地实现固化和无害化,同时达到相应资源化利用的强度等指标要求,用作铺路的基土,或进一步将陶土颗粒制作成免烧砖、免烧条石等建材。解决了油气开采过程中废液循环利用和减量化,解决了固相废物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彻底解决了钻井污染隐患。
据介绍,海蓝科技采用的“固液分离+低温蒸发+高温氧化”主体工艺,而非添加化学药剂来进行废液分离。没有添加泥浆体系之外的化学成分,处理后的残渣,能达到资源化利用所要求的强度等要求,直接用于铺路、制砖等。
海蓝科技泥浆处理技术已经成功应用到内蒙古、新疆、陕北等多个井场,海蓝科技还将进一步完善和扩大应用试验,形成技术系列、标准规范,以便更好地指导应用,从具体环保施工技术上保障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理念的落实。
井场废物得利用:
实现石油天然气行业绿色发展之路
海蓝科技废弃泥浆资源化利用方案使原本危害极大的废弃钻井泥浆摇身一变,免烧砖、免烧路沿石等资源化产品对井场、乡村道路的改造起到极大的作用,还用于井场的建设和山坡护坡的建设等。由于我国已经禁止烧土制砖,大量用废泥浆制成的免烧砖、免烧路沿石等,将可改善农村环境,又可节约土壤和矿石、水泥等资源。
据统计,我国油气田每年有几万口井,每口井大约产生1000方的废弃泥浆,一个泥浆池通常占地约1.2亩至1.5亩。这样算来,每年要产生的废弃泥浆数千万方,泥浆池需占地几万亩,废弃泥浆变资源不但节省了大量土地,而且避免了环境风险。
没有经济性的技术是没有生命力的。钻井废弃物资源产品化后,就具有了经济价值。因此,钻井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和循环利用、资源化利用,是实现石油、天然气清洁生产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石油天然气行业绿色发展的必然选择。